胡承志 实验室副主任(主持工作)
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、研究员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、中国科学院-第三世界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教授。担任科技部环境领域技术预测专家组成员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常务理事、水处理化学专业委会副理事长;担任SCI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编委、Water & Ecology执行主编,《环境工程学报》青年编委会主席。
张昱 实验室副主任
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,现任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,长期从事水质生物转化和调控的研究及教学工作,近年来重点开展1)抗生素抗药性环境传播机制与阻断技术;2)工程系统微生物生态;3)污水中特征/微量有害污染物识别、转化与控制;4)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等研究,成果应用于制药废水处理、城镇污水资源化等技术示范、行业指南和国家标准。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90余篇,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,主持和参与编制国家和行业标准指南4项,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多项。现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,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,国家环境保护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专家,受邀参与世界卫生组织(WHO)环境抗药性领域咨询和“政策概要”编写,多次被邀请参加WHO该领域的全球专家会议。
王军 实验室副主任
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,长期从事水处理功能材料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创新,在膜法水处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、科研与工程实践经验。重点针对典型行业废水处理提效、降耗及资源化等问题,以水质甄别为基础,发展以功能膜、磁分离等绿色分离过程为核心的创新材料与工艺,强化关键技术及设备的自主创新,推进工程应用。在高效混凝剂、功能疏水膜、导电膜材料、膜蒸馏脱盐、集成膜脱氨/脱氮、膜接触臭氧传质、超导磁分离、废盐资源化及水处理过程智能化等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,多项成果得到工程化应用推广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、国家“863”重点项目/课题及企业横向课题等20余项;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,其中SCI论文80余篇;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;参与制定行业标准5项;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;完成工业废水达标排放、深度处理等相关工程项目近30项。